【广阔天地】走进非遗文化系列之湟中农民画

【广阔天地】走进非遗文化系列之湟中农民画

湟中民间绘画发展历史较为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就有众多民间艺人活跃于河湟谷地。经漫长的探索和发展,上世纪70年代形成了以汉、藏文化为主而独具艺术风格的现代民间绘画——湟中农民画,成为青藏高原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宝库中一朵美丽的奇葩。2006年11月,湟中农民画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湟中农民画熔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和民间绘画艺术为一炉。以鲜明的地域色彩和强烈的民族特点为创作背景,取材广泛、内容丰富,突出表现高原风光及风土人情。其在继承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广泛地从民间刺绣、剪纸、民族服饰、民俗建筑中汲取营养,有选择地借鉴不同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的造型、构图、设色、线描及特殊的表现技法取舍创新、独具特色、自成新貌。

展开全文

多年来,创作队伍逐渐壮大,现有农民画作者100余人。有200余幅作品参加全国大展,100余幅作品获奖,80余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60余幅作品在《世界知识》、《人民日报》海外版、国内版、《中国文化报》、《美术》、《求实》杂志等发表刊登。1988年3月,湟中农民画带着青藏高原的泥土芬芳登上了首都中国美术馆的艺术殿堂,开创了建国以来青海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绘画艺术展览之首。同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之荣誉称号。

来源:湟中文旅

编辑:中国青州农民画网(微信号:zgqznmhw)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