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成为了见证黑洞真面目的第一代人。
北京时间4月10日,天文学家在人类历史上捕获的第一张黑洞照片如约而至,长这样:
有人说像蜂窝煤:
有人说像漫画眼:
狂丸倒是觉得,考虑到黑洞的特性,还得说是精灵球更配一点。毕竟,只要是它们看上的东西,不管是什么,都能给抓进去。
关于黑洞,这是我们需要知道的一些事儿:
拍的是哪里?
虽然画质并没有艺术家修饰出来的那么惊艳,但你要知道被拍的黑洞位置在哪...这张照片所拍摄的是超大质量星系M87中心的黑洞,位于室女座星系团,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为太阳的65亿倍。
而就这个距离与大小来说,相当于在地球上看月球上的小笼包。
从照片中能看到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能够从这张照片中看到什么?要了解这一点我们还要从什么是黑洞说起,简单的理解,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院苟利军的话说:「黑洞就是一个黑色的,连光都逃不出来的球体」。
科学界的主流假设认为,黑洞可以简单分成两部分,核心处叫做「奇点」,也就是一颗恒星上的所有物质都被压缩在这个无穷小的点中。
奇点的力量产生了一个球形的空间区域,区域内的引力自然也很强,甚至光都无法逃脱。
而这个无法从中逃脱的空间区域有一个边界,被称为「事件视界」。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你看到黑洞时,看的其实是事件视界。
任何东西一旦落入事件视界,它们所发出的任何光线都无法穿越事件视界,外界也永远不可能再看到它们,落入事件视界的东西也最终会被挤入奇点。
除了事件视界,黑洞套餐中还有一个最为壮观的存在,「吸积盘」。它是在周围物质坠入黑洞时,围绕事件视界形成的。
了解到这些后,你应该就清楚我们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有趣的是,你会发现照片中吸积盘上发出的圆环状光有一面更亮,这是因为这一面刚好是朝着观测者的方向。
总的来说,本次的观测结果也证实了爱因斯坦是正确的,曾经一直存在于推测中的黑洞,真正的出现在了人类的视野中。
黑洞是怎么被拍出来的?
但是问题来了,黑洞不是号称连光都吸么?渺小的人类到底是如何偷拍到这位自带隐身属性的神秘天体的?
事实上阴影也不发光,但你仍然可以看到阴影,而这就是科学家寻找黑洞的方式,观察黑洞造成的影响就行了,例如刚才提到的吸积现象。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毕竟不是自拍那么容易,黑洞实在太远,人们能够观察到的图像太小。简单的说,想要观测到黑洞,所需望远镜的口径至少要有地球那么大...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不过人类的智慧有时候会让我们自身感觉到可怕,一个望远镜不行,那就搞一堆咯,答案就是Event Horizon Telescope,事件视界望远镜计划。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把两个望远镜连在一起,就能发挥出更强效果,而事件视界望远镜计划联合了全球8台望远镜进行观测,这才最终捕捉到黑洞的身影。
不过听说洗这张照片用了两年?是的,毕竟观测的数据实在过于庞大,据了解,事件视界望远镜每一个晚上所产生数据量可达2PB,而1PB=1000TB=1000000GB····另外这些数据还要经过复杂数据处理、检查才能最终成像,可以说工程浩大。
面对神秘莫测的黑洞,大家都想说些什么?
很多人在许愿,毕竟看起来多少厄运它都能装得下,还能吸光宇宙中的所有锦鲤......不过,相信也有很多读者,此时此刻都和狂丸一样,在想念着浩瀚星空中的那些人。
希望第一张黑洞的照片就像我的理论预测的那样。
——爱因斯坦
别担心,爱因斯坦,一定是那样的。我们都相信你。
——霍金
只让苹果出镜,不画我本尊?哼哼。
——牛顿
1996年的冥王星照片是一团马赛克,2018年的冥王星照片上有清晰的小心心。2019年的黑洞照片是模糊的黑影,那么,20年以后,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黑洞?
想想看,还真的是,十分期待呀。
——狂丸
(文中图片素材均来源自网络,仅做交流学习使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